搞清楚你的问题是什么?
关于问题存在一些重要问题。听起来有点奇怪,不是么?但请按照字面意思理解这句话。关于问题的主要问题在于它们迫使我们在一种亏空而非丰盈的地位思考。
有一句谚语是这么说的:“如果你认为自己遇到了一个问题,那么你有一个问题。”在NLP,我们对问题通常不是这种看法。由于受到的培训,我们倾向于主要关注结果和目标。换句话说,选择一个方向或者某一件我们想要的东西,然后弄明白如何到达那里(或得到它)。
相较于问题,我们更愿意谈论达成优秀,或潜力,或成长。这很好。但真相是大多数人并不按照这种方式思考;而许多嘴上说他们这样思考的人,行为方式好像并非如此。
逃避问题的真相
在创业和生活中的大多数方面,人们仍然以问题取向行事。这无疑是美国人普遍的行为方式。事实上,简单地期望人们用成长、优秀或才能取向代替他们已经存在的问题取向,可能本来就有问题。
万事万物都和意识状态有关。当某个人遇到困难,或某一种问题,他或她通常不会处于成长或优秀状态,甚至都不会想到这些东西。他们更可能处于一种困惑、痛苦、愤怒或其他一些令人不快的情绪状态中。
第二个问题也根植于我们对自己的问题的这种感觉。从很小的年龄开始,我们大多数人接受的训练就是,在面对困难、障碍和困境时,采用逃避的动作来回应。我们已经学会了远离困难或痛苦。这与朝着目标或快乐的方向前进非常不同。它需要在我们的环境和作为整体的世界中观察与聆听不同的事物。在这个意义上,它依赖的是不同的“感知过滤器”。
感知过滤器的概念说的是我们看到、听到、感觉、解释和理解周围世界的个人方式。我们基于自己的经验、感知到的成功和失败(有时还有精神创伤)构建过滤器。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忘记我们是在哪里以及何时学会使用我们特定的过滤器。这让我们努力成为它们,直到我们重新发现自己的处事风格和偏好。
从躲避痛苦到寻求快乐
此外,这些过滤器包括一系列不同的类型。一类重要过滤器叫做后设程式(启动其他程式,“例如我们的行为模式”的程式)。后设程式被用来描述人们采取的基本取向,在特定的背景或情景下几乎是一种态度。这些后设程式决定了我们想看到和听到的东西——甚至是我们能够处理的信息种类。
在逃避或痛苦的状态下,你的注意力(出于必要地)专注于这种不适或任何导致这种不适的东西,常常无暇顾及其他(“当你的后面有只鳄鱼紧追不舍,你很难记得自己最初的目标是排干沼泽里的水”)。我们所有人在某个时候都曾将潜在的解决方案视为烦恼或令人焦虑的事物,因为我们是如此专注于自己反感的情绪。
从躲避痛苦取向到寻求快乐取向的转移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技能(尽管并不是所有时候)。它也是从问题取向到解决方案取向的转移。与其对抗我们所有人都良好掌握的自然趋势,我们完全可以承认这些趋势并为我们所用。
为此我已经建立了一个基于经过验证的NLP技术的模型。它的目的是帮助人们逐步改变取向方式,同时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换句话说,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无论你使用什么方法熬过问题,最终你都需要聚焦在未来你想要的东西上,而不是如今你的困境。